English

国歌

1999-09-12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1931年,“九·一八”事变爆发后,最后一列从关外驶来的火车,满载着伤兵、难民和抗日救国的学生,疲惫地栖息在铅华褪去的大后方上海。在它遥远的身后,是只能在《松花江上》的歌声中凄凉地凭吊的万顷黑土。

在这个空前混乱、充满着亡国之痛的上海火车站,田汉、聂耳等一群爱国的文艺工作者邂逅了东北流亡大学生林雪丽,并帮忙找到了她的恋人——抗日志士齐白山。

不久,“上海文艺界抗战募捐联合大义演”在上海大舞台拉开帷幕,有众多明星参演的《名优之死》赢得上海各界名流的关注和支持,虽然演出过程中由于激进青年前来刺杀亲日的汉奸商人,导致短时间的全场大乱,但田汉等人挺身而出,稳住阵脚,局面很快平静下来。

1月28日,田汉几经修改的话剧《乱钟》终于在上海的露天大剧院开演,正当台上台下在一片抗日情绪中同仇敌忾时,场外真实的枪声却粗暴地打断了演出,枪声来自上海“1·28淞沪抗战”的战场——当晚,日军从闸北进攻上海,驻沪的十九路军奋起反击,反侵略的怒火烧红了上海的夜空。

战火沸腾,上海的各界人士都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进来。硝烟火海中,田汉、聂耳等艺术家不辞劳苦地进行着宣传鼓动工作;枪林弹雨里,齐白山等东北学生日夜为前线输送着弹药;连庙里的和尚也放弃了晨钟暮鼓的生活,参加到抗战的队伍中来。夏衍表示,戏剧和舞台已经无法表现这重要的时刻了,我们应当用电影来记录中国人民英勇悲壮的抗战。

很快,战场上便出现了田汉、吴印咸等上海进步电影人扛着摄影机的身影。田汉不幸负伤,住进战场临时医院。在这里,他结识了一大批勇敢坚强的伤兵,其中,四个原东北军的结拜兄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。

不料,聂耳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,国民政府与日军签定了屈辱的停战协定,所有抗战士兵一律撤离战场。那四个士兵悲愤不已,遂将自己残缺的身体吊在一根绷带上,在这片放弃战斗的战场上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硝烟缓缓地飘逝,田汉望着尸横遍野的疆场,深感与残酷的现实相比,自己的作品太软弱无力,决心和聂耳一起,写出鼓舞人心的战斗歌曲,呼喊出民族的心声。

1932年4月5日,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布对日抗战,齐白山等东北流亡学生再次找到战斗的方向。他们匆忙收拾行装,准备打回老家去,参加“东北义勇军”。临行前,赶来送别的田汉提议,为齐白山、林雪丽这对历经战火磨难的情侣举行婚礼,齐白山却表示,要将日军赶走再完婚,否则永不成家。

如火的战争场面与如荼的大众热情,激励着进步的艺术家,他们拍摄了一批反映时代潮流的优秀作品,深受观众的喜爱。田汉与夏衍创作的新片剧本《风云儿女》快脱稿了。认识到戏剧只能局限于一个城市,而电影和歌曲可以普及全中国,他们更加认准,一定要将这部片子的主题歌写得激动人心,能唤起民众奋起抗战!

《风云儿女》终于开机,在长城拍摄外景时,专程从南洋赶回来参加抗战的女青年梅香被日本飞机炸死,将她的热情和美丽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,也将沉重的悲痛,定格在田汉他们心中。

影片还在拍摄中,又传来齐白山、林雪丽战死疆场的消息,再次燃起田汉等人满腔的悲愤。月光下,目睹整面墙写满“义勇军决死名册”的墨迹,田汉无法抑制内心的激情,挥笔写下影片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歌词: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……

写完歌词,田汉即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,他的战友聂耳挥泪坚持将曲谱完成。当狱中的田汉终于听到这支歌的雄壮旋律时,聂耳却已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,年仅23岁。

随着影片《风云儿女》的放映,这支高亢激昂雄浑壮阔的进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。歌声中,中华民族的风云儿女们,为了民族的新生,为了祖国的解放,前赴后继、勇往直前;歌声中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,国共两党合作,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;歌声中,上海的“八·一三抗战”打响了,出狱后的田汉又走向了抗战的最前沿……

穿过历史的风风雨雨,这支歌从昨天一直唱到今天,将伴随我们伟大国家与民族,奔向新的世纪!

主演:何政军陈坤孔维

[值班总编推荐] 给基层干部学AI点个赞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【瓷器上的中国色】流光釉彩 千年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 [人民需要这样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